百“团”争流 青春绘梦——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掠影
今年6月起,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启动实施,120支团队与全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一路乘风破浪,助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用墙绘装点美丽乡村,用支教点亮孩子梦想,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这个夏天,广大青年学子在基层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加强磨炼、增长本领。让我们一起倾听那些关于青春与成长的故事。
我想带孩子们去看美好世界
实践队:湖南工商大学慧湘村科创教育实践团
实践地:古丈县龙王湖村
讲述人:陈宁
我们支教班里有4名学生来自同一个家庭,有一天我和实践团成员护送他们回家,并计划进行家访。他们家是一座低矮的木屋,我们看到一位老人在灶台前边烧火边炒着胡萝卜。他是孩子们的爷爷,看到我们后连忙用方言打招呼。
有位小朋友后来从柜子里拿出一小碟咸菜,加上刚炒的胡萝卜,这就是一家6口人的晚饭。看到这里,我心里一酸,抬头想转移视线,却发现房子屋顶似乎还透着几束微光,让人不免担心防水性能。
此时,我脑海里闪现了另一个画面:就在前些天,我因专业考察研学到达广州参观四季酒店,其有金碧辉煌的穹顶,如能下榻于此就可透过落地窗看到不远处屹立着的广州塔,欣赏美丽的江景。
这两幕场景带给我极大的反差感,当大城市里的小孩们享受柔和的护眼灯光时,是否知道大山里还有这方屋顶透着些微光、偶尔还会滴下几滴水珠的天空呢。
在我陷入思考时,一位小妹妹拉了拉我的衣角,将一碗盛得满满的白米饭塞到我的手里,说:“老师,你吃!”虽然他们并不富裕,却毫不吝啬分享。
他们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务工,平常是爷爷奶奶带着4个小孩,6人挤在一间只有2张小床的卧室里。我常在想,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带给他们什么。我想应该有更多人,多通过类似支教活动等,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但也要自己努力才能走出去。
喜爱“中国红”的小朋友让我充满力量
实践队:湖南农业大学湘农公“艺”实践团
实践地:溆浦县章池村
讲述人:欧阳佳
在支教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分发贴纸,我发现他们很多都选择了红色的,便顺口说道:“都喜欢红色的贴纸呀?”
很快便有位小朋友抬头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肯定喜欢‘中国红’。”
我看着他的眼睛,像盛满星星一样亮晶晶的。这也让我想到“青年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听到这样回答我有点惊喜,因为他还是一个10岁出头小毛孩儿,平常也是小顽皮,吵吵闹闹,没个正经,但对国家的爱已深入心里。
在整个活动中,我对利用自己专业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有了新想法。一个国家,只要年轻一代强起来、团结起来,国家就有希望、有力量。
“黄桃熟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哟”
实践队:湖南大学“科技拓湘”志愿服务团队
实践地:龙山县三个堡村
讲述人:程民华
与三个堡村村支书向开成交流中,他心心念念讲的都是关于黄桃种植、土壤选择、成熟关键时间点等。
他说,当地黄桃种植是国家扶贫项目之一,是帮助乡亲们增收的关键“种子”,必须得搞好。他整日在园间忙碌,每次到园里准能找到他。在他和乡亲们努力下,今年眼看着是个丰收年,但一直有个让他头疼的问题——黄桃熟了,销路却没打开,以至常常念叨“黄桃熟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哟”。
书记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为村里的黄桃产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也想帮帮他。我们团队帮忙联系供销商,还邀请了传媒公司宣传推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都很好,但苦于不善销售,常常被烂在地里,或者卖不起价、赚不到钱。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帮助宣传,促进农村户个体零售,同时尽量教会他们用手机熟悉相关平台,等我们离开了也能继续销售增收。
残障大姐用小针线绣出大梦想
实践队:中南大学守遗护乡团队
实践地:新化县向东街
讲述人:施钰晨
我们结识了一位湘绣传承人刘晓菊。她在2岁时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疾病——脆骨病,连站立都成了一种奢望。她从小就羡慕别的孩子蹦蹦跳跳,能正常接受教育。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击垮她,其长期居家练字、画画,反而还发现了自己在刺绣方面的天赋。她通过积极争取,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首届残疾人湘绣培训班。其间,她中午牺牲休息时间,晚上加班加点练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被引荐到湘绣厂做绣工。
可由于公司经营管理不当,刘晓菊等绣工被迫遣散。好不容易慢慢走上生活正轨,又被现实重重绊了一跤,好似回到了起点。
她重振信心积极参加各种刺绣技能大赛,曾先后获得湖南省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刺绣项目二等奖、湖南省湘绣技能大赛一等奖、“娄底工匠”等荣誉。与此同时,她一步步练就出更过硬的技能,内心也愈发坚定:“一定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湘绣馆。”
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刘晓菊如愿走上湘绣创业路。现在,她还招了一些残障人士做学徒,希望让其学会学一技之长、得以谋生。
刘晓菊说,湘绣是她的至爱、生命的支柱。她努力将湘绣技艺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相结合,推出挂件、胸针、香包等手工艺品;探索在传统湘绣作品中融入西方油画鲜亮色彩搭配;开拓网络直播等多元化销售渠道,让湘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医生之贵,贵在医德”
实践队: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化科考队
实践地:安化县金田村
讲述人:汪贝贝
翻开调研笔记,用红笔写下的“医生之贵,贵在医德”让我再次想起了村医王建华对我们的叮嘱,他的故事和教诲时刻提醒着我们。
王建华从医20多年,在当地颇有声望。走进他的诊室,浓浓的中药味扑面而来,挂满墙壁的锦旗和证书映入眼帘,大大小小的药盒堆满了柜台,里面有各类中草药。
王建华曾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进修,对于我们的到来他感到非常亲切。我们围着桌子,听他讲述着求学的经历,并传授专业知识。
我们还听说,年轻时,他经常一个人背着篓子到附近的山上去挖野生草药,总能发现并利用各种草入药。对此,我们感到由衷佩服,不仅是因为他医术高超,更因为他医德高尚,如他对于条件窘迫的患者,不仅免费为其医治,还承包煎药服务,有时甚至还为患者家属提供厨房使用。
“要怀有仁爱之心,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作为医生的初心,一定要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王建华平静认真地说着,而我们的内心早已感动满满,牢牢将“医德之贵”铭刻进心间。
被小姑娘“点亮”的绘梦“山水新乡村”
实践队:湖南文理学院“艺点亮”之绘梦新农村青春志愿团队
实践地:麻阳苗族自治县步云坪村
讲述人:王梓铭
离开步云坪村一个月,我还在不断思考这段暑期实践到底带给了我什么。迎着稻浪、骑着车子来看画画的孩子,热情请我们吃西瓜的奶奶,烈日下的汗流浃背和晒得干透的颜料……都是关于这个夏天最生动的记忆。
其中,12岁的小姑娘雅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热爱画画,起初只是默默地看,后来加入我们一起画出饱满的稻穗、鲜亮的橙子,完成了“山水新乡村”。
有一次,在画橙子时,我们忽略了树叶和果实的位置关系。忽然,雅兰默不作声跑走了。正当我们纳闷时,她手里拿着一个尚未成熟的小橙子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认真地讲树叶的生长位置,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朴实的“写生课”。橙子画经过修改完成后,往来的村民都连连称赞“太逼真了”。
这让我们意识到,背上行囊走入乡村振兴的沃土,我们利用专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同时,农村也在赋予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
后来,我们和雅兰一起边聊天边画画,在灼热的阳光下,虽感疲惫,但很快乐美好,最终共同完成了“和美步云坪”绘制。
分别那天,雅兰和我们合影后便躲着再不出来,我们知道她是不舍。朝夕相处的10天,不确定日后是否还能再见面,可这个夏天定会成为彼此难忘的记忆。它刻画着我们告别迷茫、走向基层的勇气,追求并坚持自己热爱生活的铮铮誓言,以及我们所有人对于人间真情的动容。
走遍千山万水,深入调研乡村需求,在墙绘实践中用一笔一划刻画村民美好生活。探索乡村文化底蕴,倾听村民一言一语,用过硬的专业素养绘制创意图案,落笔是我们的梦想,更要展现美丽乡村更广阔的未来。
责任在肩 为农民减“负”
实践队:中南大学植保团队
实践地:新化县金桥村
讲述人:徐辰希
我们用脚步和汗水丈量土地,感受农业农村最真实的面貌。一位在田间劳作的50多岁老汉引起了我的关注。烈日下,他牵着一头拉着犁的黄牛,牛迈着沉重的步子,土地上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迹。
我感到有些惊诧,印象中,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耕作方式。根据我们团队前期调查的资料来看,近年来农村都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我们趁着老汉休息时上前询问,为什么不用农机耕作。他说:“不是我不想用,是还不能用。”
他介绍,当地在水田面积比较集中和地势比较平坦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比较快,但也有几个乡镇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农机合作社,并且农机作业用油料价格高,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一大笔费用。他希望有懂业务、懂农机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帮帮他们。
作为青年学生,我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农机技术推广迫在眉睫,我们更要努力,研发推广轻便适用小型机械,大力推广人工智能与云边协同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降低相关成本,充实县及县以下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使农民能够真正用上现代化的农业器械,让其减“负”增收。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间寻蜜破圈
实践队:长沙理工大学寻蜜团队
实践地:桑植县青龙村
讲述人:朱远达
我们原准备斗志昂扬地开启一段乡村公益之旅,没想到那颠簸漫长的车程、满是碎石的山路、草帽难遮的烈日,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桑植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大山如困圄,这里的闭塞与落后,像是积疾日久。
青龙村村支书伍永清骑着小电驴带路,带我们探访了欧家湾手工作坊,但这里废弃已久,遍地蛛丝;去到曾被誉为“幸福粮仓”的张家洞,其说想把这里打造为真正的储粮地,但尚且闲置,只有溶洞沉默地矗立;去到位置偏远的小香薯基地,发现开发仍在初期阶段。
说实话,面对如此劣势的条件、落后的环境,初来乍到的我们都沉默下来,只是在纸上“沙沙”地记录。而伍书记却似乎乐此不疲,带着我们看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我们默默跟着,看见他闯过沙尘的背影好像一盏茕茕而升的灯,把我们照得十分清醒,下定决心要像愚公移山一般直面现实的“围山困境”,尽自己所能为村民搏出一个幸福未来。
我们走访调研了村里养蜂现状并提出建议,联系多个养蜂大户,共同引进优质蜂种,希望能助力增产增收。
我们还了解到,桑植县是贺龙元帅故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这片红色的沃土还蕴育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南滩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我们在这里进行数次直播,以“星空”为破圈点,讲述红色故事,更为桑植蜂蜜产品增加曝光、拓宽销路。
我相信,未来会有数不清的年轻人跟我们一样走进乡村、点燃希望。(通讯员:周纯)
分享: